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

小的 Poker Goals & Challenges - 0928

9/9~9/27 18天過去了
總共玩了 666 場,大概17天有開桌。但是其中有三天是用筆電玩,所以扣掉那三天大概是14個工作天。

記得剛開始挑戰的那兩天就遇到一個小的downswing,一度帳戶裡面的錢見底,連註冊都會跳出『餘額不足無法註冊』的訊息。
好險當時幫朋友轉帳,帳戶裡面多了100元。才能夠開得起2.5-180人。所以嚴格來說這次挑戰應該不是從500開始,應該是從600 BR開始。

自從熬過BR見底過之後,曲線就開始變得比較正常。
先是贏了一場3.5r-180。然後連著兩天拿下3.5r,15 180人各1,到這裡BR差不多就到1000。可以玩大一點的比賽了。但是前幾天BR見底的陰影還在,所以又多玩了一天2.5-180和5-90人KO的比賽,當天幸運拿下兩場90人KO第一。之前我不常打90人KO,因為我覺得第一的獎金太少,打起來沒有激情,但後來才發現我算錯KO的獎金,第一名的獎金因為可以拿回兩倍Bounty,比起Buy-in來並不算少,而且這個遊戲太鬆軟,在FT時用大籌碼去獵人頭樂趣十足。我覺得90人KO是缺錢(或是缺信心時)拿來增加BR的好遊戲(另外一個就是2.5 180人,這也是我通常推薦學生累積BR的必打遊戲)。

經過兩個禮拜的Grind,BR大概來到1500左右。雖然不捨,但到了該捨棄2.5 180人的時候。

這邊說明一下,過去兩年我大概都是開15~25桌左右,其中充斥了大量的turbo SNG。因為玩turbo的比賽我幾乎都不需要思考,所以就算打到30桌我也忙得過來。雖然這樣打輕鬆並且穩定。但缺點是不能進步,而且還很容易退步,有時候要打到downswing時才會發現自己打得太機器人了。然後又要花一陣子調整狀態。另外一個缺點是獲利上限受限制了,因為我不太可能double桌數變成60桌。但卻可以double buyin,只是$15再上去的buy in 變30,如果不熬夜的話桌子根本開不起來(正常台灣的早晨$15都開不起來了)。也造成我的打牌時間嚴重不足,通常都是早上開個3~4個小時,桌子開不起來後就不打了。

因此我面臨了一個分水點,如果想要技巧進步的話,就必須要捨棄一些非常好賺的桌子(像是2.5之類的)。甚至必須要捨棄turbo的180人SNG。而開始打Regular的MTT。但我自己打習慣了多桌,叫我一下減桌數反而很不習慣,要不就是覺得無聊,要不就是太想要有action。

總之,未來的方向還是必須朝著中級別甚至高級別的MTT前進,Turbo的SNG只能拿來補桌或是信心受創時累積BR用。

回到正題,當BR來到1500左右時,我開始只開$7~$30的比賽(但還是包含3.5r,這個比賽算是$10 buy-in左右),經歷了一週沒贏什麼比賽的狀態(只打到了$11 Phase的票)來到了中秋連假。

從9/8的挑戰開始,先前經歷兩個週末我都在台北陪女友,有打也是用筆電開幾桌娛樂一下(結果娛樂的比賽反而拿下兩場第一,更加深了我必須少開桌,增加思考深度的決定)。中秋節的週末是我第一個可以好好打的週末,也是VIP月賽。為了這個週末我特地打了$11 phase 的票。打算來好好的尻一場大的。

誰知人算不如天算,我算錯了VIP月賽是週日凌晨,而phase是週一凌晨,對於不常熬夜打牌的話,要連續兩天熬夜是根本沒辦法維持良好狀態的。尤其在週末來臨之前,突然又多出了兩攤烤肉,分別在週六和週日。這代表了我連白天補眠的機會都沒有,只能硬著頭皮連熬兩天。

可想而知在這種狀態下,打得結果不會好到哪裡,所以週日凌晨的VIP月賽及其他比賽幾乎全倒。然後週日白天我跟朋友聚
會又打了一整天的橋牌。晚上九點回到家,看著凌晨開始的phase比賽,如果要睡睡下去不到3小時,但是不睡的話頭腦又一團亂。一度想要放棄這場比賽,反正門票才$11,就算不打sit out 到死,在phase 2也一定ITM。但想到第一有16k美金,還是硬著頭皮起來了。

開桌之後只有30bb,第一個念頭是『隨便推個兩把,如果double就繼續,沒有的話就要回去睡了』,誰知道真的隨便推兩把Q6 > AK ,QQ > AK ,瞬間來到75bb。又打了一個多小時,發現真的死不了只好乖乖把其他桌也開下去。

但因為一直想著要回去睡覺,所以我只意思意思開了幾桌的$8 ,$15 180。誰知道無心插柳柳成蔭,才開2桌就不小心拿下一場$15 180的第一。至此這個晚上起床已經值得了,至少有700收入不無小補。

至於phase的比賽繼前面兩次double之後,無風無雨的打了3個小時,然後一手AA < TT 從50bb變成15bb,下幾手 AJ > JJ 又變回30bb。只能說suck out 人者人恆souk out之,

打著打著突然就來到剩36人,因為獎金開始變多,開始認真打每一手牌。打到Final 2 table時我順利的清掉了一兩個短碼,籌碼變成第3,情勢一片大好。

但接近Final table bubble時,chip leader換到我這一桌,而且不停的在對所有人施壓。身為第三籌碼量,我當然不想要跟他硬拼,只想要趕快換桌。然後有一手我在BB他在CO open ,我手拿KTo,本來想要放棄這手牌,不想要陷入無謂的麻煩。但後來實在忍不住誘惑看個flop,我自己覺得我還是能夠駕馭得了這手牌。結果flop開 AK3r ,撞到他拿AK。想當然爾的我賠了2/3的籌碼出去。(果然直覺永遠是對的,該放棄的時候就該放棄)

輸了這個pot讓我非常自責,以我的籌碼量就算用蓋的都可以蓋到第7名(大約有2200美金),但轉眼間剩下15bb,馬上要面臨連final table都進不去的窘境。心情非常不好,但牌還是要照牌理乖乖打(按照友人的說法,把他當2.5 final table打就好)。好險長久在turbo打滾的經驗,15bb就是我最熟悉的籌碼量了,套具張遼的話:『籌碼剛好,從來沒有人能越過我的劍圍。』。透過幾次push偷底,順利進到Final table。

Final table的位置對我非常不利,chip leader在我上兩家、一個非常loose aggressive的玩家在我上家,然後我下兩家都是MTT pro,有一個還是大pro。 註定了我沒機會open,就算open能偷下來的機率也低。

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我還有12bb左右,別的我不敢說,但是依照我在2.5 180人的場數,我敢說牌桌上的人可以打得比我好,但是拿12bb在Final table的經驗能比我多的大概沒有。還是張文遠的那句:『這是我最擅長的地勢,我再說一次,從來沒有人可以越過我的劍圍。來。』。

接下來就是在ICM下求生存,但運氣實在不加,明明上家非常aggressive,卻在我10bb時拿KK給了我一個walk。然後我拿AA時也只贏得5bb的小pot。好險Chip leader夠給力,連續suck out 3名玩家。

牌桌上剩下5個人,兩個fish,2個pro(其中一個是Chip leader)。除了Chip leader有50bb,一個fish有40bb(我懷疑他到final table就換人打了,突然打得很好!),其他人都是15~20bb。關鍵手是我拿KK在BB有22bb,UTG(Pro)17bb push了,想當然爾必定是call,結果flop開A。我剩下5bb,下一手chip leader在BTN偷牌我拿A9一定是要進去的,沒有意外的被J9 suck out。

這兩手實在讓我嘔了一個早上,如果KK贏下來的話獎金就瞬間來到6000,而只要在等另外一個fish 出局就可以deal,獎金大概可以分10000~12000之間。偏偏兩次70%的機會都跑輸,4200和12000就差這麼一點點呀。


往好的方面想,至少比我原本的睡過去不打這個比賽,只領23美金來的好。

就這樣,PC&G目前18天達成5674獲利(雖然是靠一場MTT取巧),不過至少只花了略多於一半的時間就超越了當初去澳洲前的目標$3000。接下來這幾天因為要辦簽證打包行李還要準備有的沒有的,能夠打的時間會略少。只希望能在出國前把我預定該讀的書讀完。

至於之前承諾自己,要寫手牌檢討的blog可能就沒時間寫了(我是有寫一點,但存在草稿,實在太忙沒心情整理)。希望澳洲回來後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拿來唸書跟手牌檢討。

如果這趟澳洲沒有都輸光的話,等我回來下一個目標就要挑戰<$55 buyin的大部分MTT。也希望能在年底前拿下2場紅字的大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